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柳袁照:校长坏了形象,主要在这几个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5-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柳袁照:校长坏了形象,主要在这几个月

【柳袁照专栏】

校长坏了形象,主要在这几个月

原创作者|柳袁照(江苏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本文为柳袁照校长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柳袁照(ID:Liuyuanzhaobazi)”,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校长辛苦。校长做的事情往往只能甘苦自知,自己不能说,自己说好说坏,往往都会遭人“批”。我曾做过校长,现在不做校长了,可以说一说。不过,也有人说,你不做校长了,你可以说“风凉话”了。所以,我现在说的话,不是校长说的话,只是“旁观者”说的话。俗话说:旁观者清。我清不清,我不知道,姑且随性说说吧。

当下的这几个月,是中小学校长,特别是中学校长特别艰难的日子,高中校长面临高考,初中校长面临中考,都是“性命交关”的事,有一点“闪失”,“校毁人亡”。所谓“校毁人亡”,是说学校的名声毁掉,校长的位置坐不住。哪有中考、高考不行,特别是品牌学校高考、中考退步的校长位置保得住的?除了面临考试,还有招生,一个是出口,一个是入口,一个“口”都松不得,都是“虎口”。招不到优秀学生,校长有天大的本领,休想办学出类拔萃。实际的社会评价标准在那里。显性的评价标准,往往不起作用,隐性的评价标准,才是关键。

无论怎么做,这几个月所做的“事”,可能都是“做错了的事”。无论怎么做,校长或许都是错的。先说招生,假如不拿出点手段,能招到“好生”?抬高自己,说坏别人。把自己的成绩放大,把兄弟学校,特别是有竞争力的学校说坏,放大别人的缺点、弱点,缩小他们的成绩与优势。这时候的招生宣传也几乎没有多少真话,往往自己缺什么,突出什么。抢生源,真假许诺考生,奖励、优惠,可做的不可做的都做。再说迎考,本来是一件必须严肃必须严谨、科学地稳扎稳打的事。可往往校长由于严重焦虑,导致丧失自信心,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加班加点,把学生当作刷题机器,自不必说。更会做出一些小动作,匪夷所思。把差生的学籍寄到其他合作学校,动员差生不参加高考等等,以提高升学率。中考也有类似的做法。高考前的练兵考,称之为“模拟考”,模拟考即做小动作,减少人数、变相漏题、试卷放水或缩水,等等,司空见惯。学校公开、夸张宣传模拟考成绩,正式的高考都不能宣传,竟然连模拟考都要大张旗鼓宣传,可见病得不轻。

校长平时辛辛苦苦,许多人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工作上,课改、教改,队伍建设、规范管理,一个不敢松懈。理念、实践,说得好,做得也不差。可是,面对这几个月,校长平时的坚守有人轰然倒塌。不可避免的失误,就在这几个月,是校长的责任吗?也不是,许多校长们不这样做,能过关吗?大部分不能过关。除非有政策保护,离开了政策保护,什么学校都有可能危机四伏。靠政策保护的学校,校长能成为教育家?不能,大家不服。我钦佩那些按照规矩做事,把薄弱学校带成名校的校长;钦佩那些不用政策照顾,主动承担责任的校长;我钦佩那些不以自身的发展而牺牲或妨碍了其他学校发展的校长,他们是教育的脊梁,他们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型校长。

所以,我一直认为当下教育家校长很难产生。许多人九个月能做教育家,三个月无论如何做不了教育家。那些国内十分有名的学校,靠挖别人的生源、师源而强大的校长能成为教育家?更不能了,没人从心底里接受。校长与教师,当下谁更能够成为教育家?当然教师。当下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实验学校与普通学校、薄弱学校,哪里更容易出教育家?当然是后者。

解决这些问题,很难。尽管难,我们还是要改变。疫情之前,大家浮躁,社会浮躁、学校浮躁。疫情过后,大家会不会淡定一点?断舍离,大家一起断舍离,会不会有进步?有大改变?尽管很难,还是要期待。大家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办事,人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即行。期待当下能涌现更多真正的教育家校长、老师,那才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光亮。

2020年5月4日于太湖西山汉舍

延伸阅读:

无论什么样的考试,只要遇到这样的人

原创作者|柳袁照(江苏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本文为柳袁照校长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柳袁照(ID:Liuyuanzhaobazi)”,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考试不重要,你是什么样的考生才重要

最近,看苏东坡的诗文,也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给我一个体会:我们不要太在乎考试的形式,包括高考、中考。老师与家长在学生(孩子)考试前、考试时焦虑:担心考题怎么样,难不难啊、偏不偏啊,怕考生没学到、没复习到。看了苏东坡如何考试,看了苏东坡如何在考场上应对,我感觉到,我们今天的教育确实需要改一改了。

大家或许都知道,苏东坡考试杜撰典故,蒙住了老师。欧阳修任主考、梅圣俞为副主考,礼部省试。试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要求论述古代君王奖惩赏罚都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考题比较难,考综合能力,要有理论知识,有自己的思想,还要有论述技巧。苏东坡那年22岁,才气纵横。他认为: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这是观点,然后摆出论据。他举了“尧与皋陶”的故事,以佐证,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这场考试,主判官是欧阳修,副主判官梅圣俞,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

“这几句对白读来满好,显示贤君亦肯用不肖,使之有一展长才之日,这种史实颇可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的古籍未曾读过。苏东坡因此,才得以混过。”

考中,发榜,事情一切都很圆满。欧阳修、梅圣俞已然成了苏东坡的“门生”。一天梅先生问苏同学:“你考卷中尧和皋陶这段话出处哪里?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苏同学只能承认:“是我所杜撰的。”

梅先生大吃一惊。竟然不生气,还很开心,欧阳修知道了,更是大加赞赏。两位老师认为,苏同学真是聪明,按照自己的行文情景,“创造性”地“虚构故事”,虽不是实有其事,可本质真实,该有其事,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这段杜撰的文字,大意是说:尧帝时期,有一个司法官叫皋陶,他判了一个人死刑,尧帝赦免了这个人,皋陶再判他死刑,尧帝又赦免了他,如此三次。从此,天下惧怕皋陶严厉的执法,喜欢尧帝宽厚的仁心。苏东坡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入情入理摆事实,让大家深信不疑,真是善于运用知识,把书读活了。

这事写在正史里,很可信,我不仅仅被情节所吸引,又触动了我思考:很简单的问题,做什么样的老师与做什么样的学生?欧阳修、梅圣俞有自己的人才观,思想活跃、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他们喜欢。不是僵化的人。只要是人才,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融。欧、梅俩先生的思想,比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都要解放,当下有多少老师允许学生杜撰历史?并煞有介事地论证一番?一旦发现,扣分,甚至零分处理都有可能。还会美其名曰“严谨”,按规则办。苏东坡的这次省试,是关键的关键。皇帝殿试,等额考,走过场而已。假如,于省试中被处理,(处理他完全有理由),还会有以后苏东坡吗?没有苏东坡,苏洵、苏辙也很难说了,他们三个的发展是连在一起的。

据说,欧阳修后来判卷时也读到苏同学的试卷,大为惊讶。不过以为是他的学生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凤于九天txt下载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