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接纳孩子的缺点,孩子才愿意改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4-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接纳孩子的缺点,孩子才愿意改变

【富晓红专栏】

接纳孩子的缺点,孩子才愿意改变

原创作者|富晓红

3月2日全国在校学生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至今为止已有一个半月多,家长和孩子都情绪积攒漫漫,一触即发。我在“上海发布”栏里,看见很多孩子和家长的留言,让人啼笑皆非,但也真实地描绘了当今“神兽”在家,家长身心疲倦,却无计可施的无力感和焦虑感交织缠身的不和谐画面。

我也时时接到家长或学生发来了“求救声”,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孩子上网课时动个不停怎么办?孩子上网时偷偷看漫画、玩游戏怎么办?孩子房间里乱七八糟,几乎没有落脚地却不肯收拾怎么办?等等。”

学生的问题大都集中在两方面:“我妈妈随时进入我房间,我没有丝毫隐私,我该怎么跟她说?”“我妈总是希望我一刻不停地学习,不允许我有自己的休息时间,我很累,该如何让我妈对我放心?”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勤劳的,听话的,完全按照自己设想的理想蓝图发展,一旦稍稍偏离了制定的轨道,内心就会恐慌,于是各种抱怨,各种控制,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心理学上经常说:越控制,越反抗。

如何让孩子发展的更好,需要父母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智慧的大脑。

一、放下高期待,接纳孩子的普通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筹,在比较中获胜才有安全感和愉悦感,以及埋在心口的优越感。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过得不好,我是想比你过得更好。”做了父母之后,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出色,比过了,超越了才安心、踏实、快乐、幸福。否则就会不安、焦虑、愤怒、怨恨。

与其说那是攀比、好胜、虚荣,不如说内心充满匮乏,自卑和不安全。凡是需要通过外在或他人来获取安全感的人内心都有着很大的黑窟窿。这个窟窿终究要自己补上,否则遭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孩子以及亲近的所有亲人。

如果冷静下来,查查资料,就会获知人的智力是成正态分布的。天才比列是2.27%,智力缺陷者的比例也是2.27%,95.46%的人智力成正常状态。如果按中国目前人口14亿来算,整个中国智力达到天才的人数也就31780000,如果按一个班级40个人来算的话,是0.908个。也就是全班40位同学中智力达到天才的人不到一位。

既然孩子大都是普通人,就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如果我们的要求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孩子就会有兴趣、并且很快学会。古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心理学上更强调“成功是成功之母”。

试想一位从未尝到过成功喜悦的人又如何愿意吃很多苦去接近成功?只有尝到过成功的喜悦和意义,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愿意吃各种苦,只为重获成功的欣喜和果实。

当我们的期待放低时,就不会与失望如期而遇,反而会发现孩子这个也可以那个也可以。既不要高期待,也不要夸张孩子的正常成长。比如初为人母时我们总是为孩子的某一点点进步欣喜不已,急着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孩子会吃饭了、会大小便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等等,在别人看来一切都正常不过的小事。

当我们接纳孩子的普通时,孩子往往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

二、身教胜过言传

我年轻时不爱做家务,家里一直会雇佣保姆或钟点工,因此儿子也随我不太爱整理房间。后来我看到了这个苗头,便自己开始整理房间,每次把用过的餐巾纸都扔到垃圾桶,并且把保姆改成钟点工,大部分时间自己做家务。

不知道儿子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还是初一开始,反正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儿子的书桌旁挂了个垃圾袋,把自己废弃的垃圾都扔在袋子里。这个发现我很是惊喜,高兴地表扬了儿子。

后来儿子读高中,周末才回家,书桌整理得很干净,但是房间里到处是他的高达,地上,柜子上,床头边,反正感觉没有可落脚的地方。

学了心理学,知道说教只会让他反感,于是最多问他:“儿子,你睡在这样乱哄哄的房间里舒服吗?”儿子面无表情地回答:“这有啥了,我睡觉时眼睛是闭着的,看不见的。”

我笑笑走了。没有试图说服他,而是接纳他的现状。

如果我试图说服他,一旦没有说服,一面子上过不去,产生愤怒;二心里会很失望,产生怨怼。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容易越看越不顺眼。而儿子一旦接受到我想要说服他的信息,他一定会心存戒备,充满防御。一个充满愤怒的人与另一个充满防御的人相遇,想象下会发生什么情况?吵架、疏离、逃避、反抗。这些足以强而有力地破坏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一旦恶化,孩子更愿意用“作对”来表达他的独立,彰显他的思想。

一晃儿子大二了,疫情期间日日相处,感觉自他初中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起待过这么长时间。但我们反而更亲近了,更多的交流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感情又如儿子小时候一样亲密起来。

有一次我看着卫生间的木架子觉得不雅观,便在网上买了个塑料柜子。把木架子上的东西全部放进了浅绿色的柜子里,卫生间一下子感觉整洁了很多,连空间也显得大了。我心情大悦,叫儿子来观赏,并准备把木架子扔了。

儿子看了看整洁的卫生间,笑了笑转身指着木架子说:“妈妈,那这个木架子放我房间好了。”

我说好呀,家里的东西你有权做主。

第二天我非常兴奋地发现,儿子房间里留出了一半空地,因为地上一半的高达用件放在了木架子上,房间顿时干净了很多。

我高兴地说:“儿子,这样看上去舒服多了,妈妈看了心情都好!”

儿子“嘿嘿”两声算是回答我。

再过了几天发现儿子在量空间,我问他做啥,他说也想买个塑料柜子把房间里的小零件都收起来。我说好呀好呀,这真是个好主意。

两天后儿子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上没有了任何东西,所有的东西归类放进抽屉。

开头几天我每天都笑盈盈地去儿子房间走一圈,一边走一边说:“儿子,这房间真是舒服呀,整洁干净,顿感心旷神怡。”儿子咧嘴而笑,点头称是。

三、相信孩子,孩子才会改变

前几天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也开始出现一些让她头痛的言行:上网课时思想不集中,偷偷看动漫画本或者言情小说,骂过,打过,孩子也作了保证,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偷偷看。

朋友自己是位中学语文老师,按理说对教育孩子是信手拈来,很有经验的,但是关心则乱,事情遇到自己头上,往往失了理智。我问她:“一位初一的女生,开始喜欢爱言情小说正常吗?”

朋友支吾着答非所问:“她还问我小时候无聊了做啥,我们小时候怎么会无聊呢,无聊时看看星空……”

我说:“孩子多么想和你聊聊她这个年纪时的事,她遇到了困惑,好想求得你的帮助,你却拒绝了她。”

想想我初中时瞒着父母和老师把琼瑶所有的小说都看遍了,偶尔还看了一些“禁书”,这些书并没有让我“变坏”,相反增厚了我的文学底蕴,并让我从小说里学到一个目标:女生首先要考大学。

朋友的情绪有了缓解,我跟她说:“等你冷静下来,你会有很多方法的,你现在气头上,自然想不出对策来。”

正好周六时我在网上给中级形体班的初中生上公益《情商课》,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他们说话要有逻辑,条理清晰,言语温和;要有同理心,并学会换位思考。

课程接近尾声时问她们:“你们对上课时控制不住偷偷看动漫这件事怎么看?”

同学们纷纷发言,都说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知道这是不对的,是妨碍学习的,可就是控制不住。我追问:“为何认为这是不对的?妨碍学习的?这是谁的观点?”

有学生想了想说:“是老师和父母的观点,但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说:“你认同了老师和父母的这个观点,对吗?一旦你认同了这个观点,你就会很痛苦,很焦虑;一旦痛苦焦虑你就会找动漫来缓解。于是恶性循环,进入怪圈。”

同学们连声说是的是的。

我继续追问:“你们遇到了这个困难为何不敢告诉父母?以求得她们帮助?”

学生回答大致一样:“因为害怕,她们知道后一定会批评,指责,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我们。”

我说:“那么假设他们只会帮助你们,愿意接纳你们的一切,不管你们做什么都愿意相信你们,你们愿意向他们求助吗?”

学生纷纷回答:“那当然愿意了。”

看看,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父母。所以心理学上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句话千真万确。

学会相信孩子,接纳孩子,孩子就会愿意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象礼仪指导老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为富晓红老师原创投稿,“富晓红的幸福家园-(ID:fuxiaohong5166)”亦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