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清华学子徐逸起步在纽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4-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清华学子徐逸起步在纽约

【李晶专栏】

清华学子徐逸起步在纽约

原创作者|李晶

读者反馈

不止一位读者对我说:“您的两本书我开始看第二遍了,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会让我产生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我知道他们不仅认可我的理念,并且意识到书中的内容可以解决自己的困惑和孩子的问题。

对于有思想内涵的书,如果没有多次阅读,很难完全体会到作者的深意。我不能说自己的思想多么深刻,但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反复打磨。我希望读者能够体会到我用真诚分享思考,而不是用“复制粘贴”凑字数。

这并不是一本专门写给学霸家庭看的书,它记录的是12个普通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的经历。

上次采访是在他们本科毕业之后不久。三年多过去了,现在他们各自走向了怎样不同的道路?又体验了哪些生活滋味呢?

01

徐逸清华建筑系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接着进入了位于纽约的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主要负责医院设计,至今已经一年半。

徐逸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不仅因为这是一家规模大、水平高、管理成熟的企业,更因为设计医院这类复杂建筑时可以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这样的机遇为新人积累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他事业起步提供了高水准的平台。

我问:“你自己对哪一类建筑设计特别感兴趣呢?”他说:“我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比如做一些面积不太大的房子,或者也未必局限于建筑,与文化、艺术或者我的其他爱好相结合,也很有吸引力。”

在纽约,虽然一呼一吸之间都是浓浓的商业气息,但那里同时也是“艺术与时尚之都”。除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大师作品,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和画廊,以及五花八门的展览和演出。徐逸工作之余就浸润在这样的氛围里,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思维也更加开阔和活跃。

虽然目前徐逸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错,但他的规划仍然是在美国拿到注册建筑师资格后,积极寻找适合的机会回国发展。

徐逸说:“就像那些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依然没有归属感,一直说自己是‘纽约客’,我最终也还是要回到自己文化的根。”他期待能够用作品诠释自己对文化、时尚和生活的理解,期待可以游刃有余地将现代理念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并且得到市场的接纳和认可。

02

谈到在美国的工作感受,徐逸认为美国企业非常商业化。从内部沟通到与客户打交道都自成体系,连彼此打招呼都有约定俗成的套路。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几乎所有细节都会按照规则提前确定清楚,具体操作时自然就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每当美国员工发言,即使是最简单易懂的概念,他们也会翻来覆去地把它讲出“花”来,时间成本比较高。而亚洲员工开会大多不爱主动发言,遇到事情往往目标明确地就事论事,直到把问题解决。

徐逸说:“美国经济疲软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几年,很多企业都在压缩成本。我们这个行业按工时计算工资。亚洲员工普遍能力强、安静、工作效率高,与美国本土员工相比,从成本控制的角度优势明显。因此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比较愿意招亚洲员工。像我们公司,今年新招员工几乎都是亚洲人。”

与国内同学已经步入上班、结婚、买房的生活状态相比,徐逸觉得在美国的好处是比较自由。由于西方对个人隐私的高度尊重,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下生活,而无需担心他人的评论和质疑。但他还是非常眷恋国内的家人、朋友和生活方式,期望早日回到可以深深扎根的土地,早日让这片土地因自己的妆点更加美好。

开阔眼界方能取其精华

最近四十年,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迅速从封闭保守变得开放进取。渡过了最初的暗流涌动和凶险风浪,我们逐渐在全球化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跟从为引领。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只有继续拓展视野,继续学习、融合、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美好、更强大、更有魅力。而徐逸正是这样的年轻人。

我特别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在外求学和工作,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在海南学习了黎族织锦工艺,回到家乡松江后,升级改造了棉纺织工艺与技术,使当地的制棉业逐渐兴盛起来。所以,无论经济发达、文化悠久、还是封闭保守、贫困落后,哪里都有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想要了解别人文化的精髓,只满足于日常的工作与生活远远不够,还应该尽可能走入当地人的生活。就像徐逸经常参观展览、看演出、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还有些人会主动与当地人交朋友,走近他们的生活。

一个人的绽放可能只有一瞬,但他的积累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往往需要在无数寂寞的日夜里孤独地求索。想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甚至开宗立派,多阅读、多见识、多思考、多实践,一个都不能少。

广见博识方能自信前行

最近这一百多年,一系列的惨痛经历迫使我们习惯反思、反省,习惯向发达国家学习,改变自己。得益于此,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大。见多识广的我们,今天终于可以开始以平等的视角冷静看待文化差异。

比如几乎所有中国父母都羡慕美国的素质教育,但和徐逸一样,很多了解美国的人都清楚,那是另一种阶级分化的方式。比如众所周知华人乃至亚裔大多数都不善言辞,但就像徐逸感受到的,在工作中他们表现得更加务实而高效。再比如我们认为欧美人热情奔放,很容易拉近距离,但其实在他们心中,尊重隐私是交友的底线。所以再好的朋友也不会发生金钱关系,更不会以自己的好恶评价他人的生活和选择。

文化只有特点不同,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当前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往往成为判断标准。此时,批判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永远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只有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再加上独立的分析与思考,得出的结论才更接近于真相,据此选择自己的道路和方向才真正适合自己。

希望视野更加开阔也更加自信的年轻人,能够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新的辉煌!

PS:疫情期间,徐逸在纽约一切安好。

《轻叩清华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