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婴幼护理  0-1岁

2018福建教师资格考点: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心理发展特点有什么不同?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10-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1)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

  (2)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5)尽管小学生的认识与行为容易脱节,但对概念的认识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行为。

  这一时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2)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5)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6)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17、18岁的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接近的时期。

  (1)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感、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3)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形成的意识,但是理想的与现实的仍面临着的危机,肯定与否定常发生冲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