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缅怀名家|朱小蔓:以“情感”之眼看教育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缅怀名家|朱小蔓:以“情感”之眼看教育

缅怀名家|朱小蔓:以“情感”之眼看教育

原创作者|王平

来源| 教育治理与教育智库研究评价中心

朱小蔓(1947.12-2020.8.10),女,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博士,享年73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我国知名教育学家、教育家。

作为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长期以来,朱小蔓教授在实践中结合哲学架构与科学意识,用现代科学知识综合考察教育问题,彰显教育中的“情感”维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性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在全国广大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奠基情感教育,开拓新的教育学研究领域

朱小蔓教授的学术研究和思考围绕人的情感发展及其教育展开,与她对中国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实践的关注和思考分不开。20世纪70年代,朱小蔓教授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历中,率先参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以及高校德育教学研究机构的创建,同时,对当时恢复高考之后逐步建立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体系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科学管理却实效性不高、德育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倚重量化考核而难以和学生品德成长的需要与现实结合起来等等问题产生困惑,从理论上开始自觉反思,提出“除了外部的支撑力量,诸如社会环境、舆论、规则、法律等外,个体品德形成的内在的力量究竟是什么”这一疑问。在学校求学、文献阅读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她发现并寻找到了可以安身立命的灵感,这就是通过对人的“情感”及其发育、生长的关注而通达人的整全生命,为人的健全发展提供教育学视野的探索。

尤其受前苏联全国伦理学教学委员会主任、时任世界伦理学会主席的季塔连科教授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她开始关注情感在道德和伦理学中的特殊作用和价值,并在硕士论文《道德情感简论》中对道德情感的结构、内涵、生发机制、上升发展的过程等进行了哲学上的考察与阐述。其后,她于198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鲁洁先生门下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并将研究关注的重点选择在“情感教育”这一领域。围绕“情感”这一核心,将情感作为人的生命健全和道德成长的重要内容和机制,重视人的情感世界的发展尤其是道德情感的培育,在个人与他人建立的情感微环境中不断拓展、增强那些有助于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生长的情感体验作为道德教育乃至于整个教育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这一阶段的思考研究、求学和阅读经历,尤其是以《情感教育论纲》为奠基,朱小蔓教授所开辟的情感教育学术研究以及此后几十年的理论拓展和实践探索都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而情感教育也是其整个教育学术研究中尤其痴迷、常思常新、乐此不疲的学术领域,构成其整个学术研究的核心和学术思想独有的魅力。

情感教育的思想和研究产生源于实践,但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伦理学思想。站在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高度,朱小蔓教授对人的生命健全、道德品质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哲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上的反思。她认识到情感在人的生命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一方面无论在哲学还是伦理学中,在过去被人们认识、接纳和认可的都还不够。她清晰地看到了基础理论研究在教育学中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情感教育论纲》中,她对情感在人的生命和成长中的价值、情感与认知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基础而深刻的哲学伦理学思考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指向人的完整发展的情感教育理论框架,对情感教育的形态、目标、过程、模式等等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回应。这一思考和探索既具有教育学理论建设上的价值,同时也内在地显现了朱小蔓教授情感教育研究理论的哲学色彩和伦理学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重生奥特曼之逍遥杰顿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