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的思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的思考

【李铁军专栏】

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的思考

原创作者|李铁军(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我对《意见》梳理了以下重点:一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就课时和实践做了安排;二是家庭如何发挥作用,主要是落实孩子在家参加适当劳动的相关要求;三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劳动实践周的安排和教育研究;四是社会如何配合,主要是提供多样化实践平台的事情。体系安排全面,但就这几个方面,我也有些思考,与卿共论。

一、当前劳动教育的现状。

1.现在80%孩子的父母小时候还是吃过苦的,按照时间看,一般都是出生在70后、世纪前的这一批家长,他们成长在市场经济开始的年代,应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好,物质基础也好,知识水平也好,都还只是看到了希望。每个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家庭的命运不懈努力着,所以劳动可能很自然伴随着他们。但是他们成长了,社会发展了,家庭富裕了,他们思考的可能是不让孩子吃自己一样的苦!在家安排孩子劳动的就少之又少了。

2.随着时代的进步,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家长可能考虑的是小孩子只要把书读好了,就不要参加什么劳动,也做不好什么,这种心态在家长中占了80%。

3.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意义上的辛苦劳作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名目繁多的服务业,让很多辛苦的劳动强度大为减轻,比如洗衣机甚至是带烘干,扫地机器人……快递、外卖、保洁、家政……等等,解决了很多问题,家长不需要我们的孩子参与这类家务劳动,甚至有的家长也失去了劳动的兴趣和部分技能;

4.人们的同理心可能也左右着家长们对待孩子劳动的态度。一是我的孩子在家就不劳动,你们在学校还安排做这做那。二是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走近了。看着城里的孩子在忙着补习班、特长班、游乐园……城里的孩子没时间劳动。农村的孩子就看电视、玩手机,看看书,做作业……生活好了,也差不了多少钱儿,劳动就算了吧。

综上看来,我们的孩子缺乏劳动锻炼关键因素还是重视了智育,轻视了劳动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二、劳动教育必须要全社会参与。

1.所有人要认识到劳动给孩子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家长要认识到,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劳动创造美,这是人们千百年来实践的真理。孩子在家经常和家长一起劳动,可以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后收获的成功和喜悦,可能无法估量其价值,重要的是突出了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指导、帮助,一起努力,直到成功!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规范规则的应用、价值观的取向以及对生活不易的认识、对家长劳累的体悟会得到很大的升华,进而有了向好、向上的原动力。

2.劳动教育必须要有任务驱动,或者说有一个成熟的运转体系,不然很难全心全意、全面参与,很难有效果。

《意见》规定了劳动教育的主导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全面配合。但总体说来,还真必须有任务驱动来完成好劳动教育。比如学生必须完成一些什么劳动任务,掌握哪些劳动技能,怎么样去检查、监督和测评。家长应该既是任务实施的引导者、帮助者,也是考评的参与者;社会要提供公益性的服务平台,纳入到法人的诚信体系等等,只有都有了任务,才能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3. 要配套好实践基地。要“区域联办共性基地,地方分办特色基地”,整合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居民家庭,联动乡村振兴计划,各取所需。

实践基地不能太单一,单一了就失去了劳动实践的价值,因此,整合全社会资源,共享已有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无疑是劳动实践基地可以考虑的模式。

4. 要探索有益的评价机制,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参与。

现在一提到教育,往往都是学校的事情,这是不好的现象,是整个大教育不理智或者说不成熟的表现。那么劳动教育就尤其要多方参与,说句不客气的话,劳动教育家长、社会甩不了“我不会、我不懂……”的锅。所以建立三方联动、学生受益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各自发挥怎样的教育作用、推动作用,评价功能必须要清晰,除了彰显公共责任外,还必须认真考量社会参与的趋利性。

三、 劳动教育实施可能需要的步骤。

1.针对全社会的劳动教育思想做有效宣传。文件、标语、媒体、讲座、必要会议……齐上阵,要引发全社会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认知。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体系。至少要不出现运转脱节的情况,也就是要没有真空地带,摸索着前进。

3.搭建劳动教育课内外的实践基地。没有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或者集中学习技能、练习技能的地方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基地的搭建很重要。

4.探索发布多元的评价手段。没有评价,就容易人云亦云,滥竽充数。要用评价激励人。

5.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整改。

劳动教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为什么现在不得不上升到国家行为,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教育,更需要反思的是全社会培养人的思想和方法。

(本文为李铁军老师原创投稿,“铁军行知工作室-ID:tiejiangsiyu”亦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