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和吸吮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母亲泌乳和婴儿吸吮构成了母乳喂养不可分割的全过程。乳汁的分泌是乳房在乳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特别是催乳素和缩宫素的作用和反射所产生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还和婴儿的吸吮刺激密切相关。二者巧妙配合,对泌乳进行调节(Prolactin milksecretionreflex)。乳汁通过婴儿吸吮进入体内,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促使婴儿健康生长。

         一、母乳分泌的调节
   
        (一)催乳素和催乳反射  催乳素是由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使乳房的腺细胞分泌乳汁。婴儿吸吮刺激乳头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将此信息传达到脑下垂体前叶,使之产生催乳素,催乳素经血液输送至乳房,使其泌乳。从刺激乳头到乳汁分泌的过程被称为泌乳反射或催乳素反射。婴儿吸吮乳头的次数越多,母亲泌乳越多;若婴儿少吸,乳汁分泌就少;如果停止吸吮或不开始吸吮,乳房便停止泌乳。如果婴儿很饿而急剧吸吮,或双胞胎同时吸吮,那么乳房会分泌更多的乳汁,以满足婴儿的需要,这是母乳喂养特有的供需关系。研究证明,在分娩后30分钟内及早给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头(早吸吮),促使催乳素反射的早建立,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如果乳母希望增加乳量,最好的方法是鼓励婴儿延长吸吮时间和增加吸吮次数,而不应该为节省乳汁而减少喂哺,这样反而导致乳量的减少。
  
        (二)缩宫素和缩宫素反射  缩宫素是由脑下垂体后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除了能促进子宫收缩外,还能促使乳腺周围的肌细胞收缩。当婴儿吸吮乳头时,感觉冲动传到大脑,刺激脑下垂体后叶分泌缩宫素。缩宫素经血液到达乳房,使乳腺周围的肌细胞收缩,将腺泡内的乳汁压向导管,到达乳窦,便于婴儿吸出,有时甚至会使乳汁从乳头喷出或流出。这就是缩宫素反射(pitocin&milk叫ection reflex),也称喷乳反射。许多妇女在刚开始哺乳时会感到乳房内有挤压感,就是这个反射的作用。婴儿也需要有喷乳反射的帮助,才能得到足够的乳汁,缩宫素反射建立不好,乳汁流出不畅,会增加婴儿哺乳的困难。
      
        缩宫素反射更易受母亲思想、情绪的影响而促进或阻碍其发生。母亲情绪良好,对哺乳能力有信心,都能促进反射,婴儿的形象、声音和母亲对婴儿的抚摩、接触引起母亲挚爱的感受亦有利于此反射的建立。相反,担忧或恐惧的情绪,疼痛或困窘,以及对自己喂哺能力发生怀疑时,都可能抑制反射的建立,亦可阻止乳汁的流通。
        因此,实行母婴同室,医务人员及家庭人员对乳母哺乳多加鼓励和支持,营造温馨的环境,都是很重要的。
   
       (三)母乳中的抑制因子  乳汁内存在乳汁分泌抑制因子,是一种多肽,如大量乳汁存留在乳房内,抑制因子就抑制泌乳细胞的分泌。若通过婴儿吸吮或挤奶的方式,排空乳房,抑制因子被排除,乳房就能分泌更多的乳汁。这是自我保护机制,可保护乳房不致因过度充盈而受损害。但亦提示在哺乳过程中,如不注意排空乳房,使常有乳汁积聚在乳房内,会减少乳汁的分泌量。

         二、婴儿的吸吮
        (一)觅食、吸吮和吞咽反射  一个健康的足月正常婴儿,一生下来,就具有三个有助于他吃奶的反射:①觅食反射(rootingreflex);②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③吞咽反射(swallowing『e—flex)。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婴儿具有一个可帮助他寻找乳头的反射和一个可促使他吸吮的反射,但是他没有一个帮助他把乳头含进口的反射。这是他必需学会的。
  
       (二)正确的含接(1atch on)  正确的含接是指婴儿将乳头和乳晕一起牵拉形成一个“长奶头”(teat)  (乳头仅占长奶头的1/3),婴儿的舌头向前伸出呈勺状裹住奶头。这样,婴儿在吸吮时与硬腭相对挤压奶头,能充分挤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又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和喷乳反射。乳母在喂哺前先将乳头触及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当婴儿口张大舌向下的一瞬间,迅速将乳头和乳晕一起柔和地塞入婴儿口中。当含接正确时可见婴儿的嘴及下颏部紧靠乳房;婴儿的嘴张得很大;在婴儿上唇上面可看到部分乳晕,但在下唇外较少见到;婴儿吸吮动作缓慢而有力;婴儿显得轻松愉快;母亲不感到乳头疼痛。如含接不正确,婴儿的嘴及下颏不紧贴乳房;可看见较多的乳晕,尤其在下唇下面;婴儿吸吮动作小而快;婴儿因吸不到奶而烦躁不安;母亲容易感到乳头痛。
  
        含接不良时,由于婴儿只吸吮奶头,口腔的后半部分形成负压,时间长了可能造成乳头顶部的横裂口;由于乳头在婴儿口中位置不固定,反复摩擦可能造成乳头基部的环形裂口。含接不良造成的无效吸吮,使乳汁不能排空,形成乳房肿胀,影响泌乳量;婴儿吃不饱,频繁啼哭,体重不增,甚至由于吸吮受挫而拒哺。这些都可能导致母乳喂养的失败。婴儿在用过奶瓶喂养后,形成习惯于吸奶头的“乳头错觉”,也会影响他掌握正确的含接。
   
         三、母乳喂养技巧

1.婴儿与母亲乳房的正确含接,是保证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最重要的技巧,母亲要学会,同时帮助婴儿学会。
  
2.哺乳体位,喂哺婴儿的正确姿势也很重要。抱婴儿时应注意使婴儿面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婴儿的腹部要紧贴母亲;要托住婴儿的肩背部,而不只是托着头或后脑勺;头和身体呈直线,颈部不要扭曲。母亲的手应呈C字形支托乳房;手指不应呈剪刀状向胸壁方向压迫乳房,也不必在喂奶时用一手指放在婴儿鼻子旁。
  
3.喂哺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持续时间取决于婴儿的需求,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据报导,有效吸吮时,最初4分钟可获得80%乳量,10分钟时几乎达100%。但是婴儿吸吮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同时也为了从中得到享受与安慰。乳房在满足了婴儿充饥需要后仍有少量乳汁流出,但其流速很慢。因此,此时婴儿若继续吸吮,并不会摄入过多,可以让他在乳房上多吸吮。
        喂哺的频率应遵循按需喂哺的原则,出生后24小时内每1-3小时一次,也可更多些。出生后2-7天内是母亲泌乳过程,喂奶次数应频繁些。当婴儿睡眠时间较长或母亲感到奶胀时,则应唤醒婴儿并喂哺,间隔不要超过3小时,以后通常每24小时8-12次。

 4.挤奶  挤奶对于母乳喂养的建立和维持都极有益,手法挤奶不需要设备,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产后1—2天内就应该教会母亲挤奶的技术。
        手法挤奶时,将拇指放在乳头、乳晕上方,食指放在乳头、乳晕下方,与拇指相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将拇指和食指向胸壁方向轻压,再相对轻挤乳晕下面的乳窦部位。各个方向都要挤到,手指的动作应类似于滚动,反复一压一放,将乳汁挤出。
        经常挤奶,可增加乳汁分泌,若奶量不足,可以每小时挤1次,来增加泌乳量。挤奶还可以缓解乳房肿胀,帮助婴儿含接;解除乳腺管阻塞和乳汁瘀积;还可在婴儿还没学会吸吮凹陷的乳头时,婴儿生病时或低体重儿不能吸吮时,使婴儿能吃到母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