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强迫左撇子儿童改用右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左撇子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左撇子儿童由于没有得到父母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受到了小伙伴们的嘲笑,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新的研究证实,左撇子的大脑结构与一般人有不同的地方,强迫他们改用右手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并可能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心理困顿中更痛苦地挣扎。所以母婴专家提醒,不要强迫左撇子儿童改用右手

美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习惯使用左手的所谓“左撇子”(规范叫法为“左利手”或“左手优势”)儿童中,出现心理失衡者所占的比例竟然比一般同龄孩子高出约26个百分点!而显示出的“心理失衡”可谓五花八门:程度不一的自卑、自惭,较为强烈的孤独感或失落感,不合群,轻度抑郁等;而且,这些消极心理如果长期得不到克服,则容易引起遗尿、失眠、食欲不佳、头疼、记忆力差等异常表现,最终还可能导致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迟缓。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类孩子所处的“异常”环境诱发的。如果家长常常要孩子改变左撇子的习惯,如果教师指责左撇子孩子的动作,如果左撇子孩子常常遭到小伙伴们的嘲笑、甚至冷落,时间一长,孩子便极有可能产生一种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怪物”之感,把自己划为不受欢迎的“另类”,发展下去就会陷入自卑、自惭等心理困境而难以自拔,心理健康自然受到严重影响。

鉴于此,有关专家向家长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强调“并非异常”

作为家长、教师的成人社会应该了解:世界人口中左撇子占了10%左右;一项统计还证实,在100年前的同类调查中,左撇子的比例仅为7%,这就意味着左撇子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不妨让孩子也明白:左撇子仅是一种“习惯”而已,与正常人是一样的,因而对自己是左撇子既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自卑自怜。

不要强迫孩子改用右手

新的研究证实,左撇子的大脑结构与一般人有不同的地方,强迫他们改用右手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并可能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心理困顿中更痛苦地挣扎。据美国哈佛医学院所作的一项试验,强迫孩子改用右手的成功率仅为5%,而落在其余95%孩子心上的心理阴影却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对其一生产生负面影响。

多表扬,多肯定

孩子如用左手写出一个字、剪出一朵纸花或切开一个苹果,你得马上表扬,“干得真棒”可能是一句最为合适的赞辞。当孩子用左手投出一个好球时,你应该及时评论:“看,左手完全能和右手一样打出好球!”

割断无理的“因果”关系

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字写不好、球投不准,或手不够灵巧时,便简单地将其归罪于孩子的左撇子习惯。长此下去孩子就会习惯于把自己的失败与左撇子联系在一起,落在内心深处与左撇子习惯相连的阴影就会越来越重。既然这种“因果”关系并无科学道理,那么理应尽快帮助孩子予以割断。

扩大孩子的交往面

不少左撇子儿童由于用手“习惯”与大多数孩子相异而在游戏时遭到冷落甚至排斥,于是可能渐渐“淡出”社交圈,还有的平时只是同病相怜地跟少数其他左撇子孩子结伴,孤独感、失落感等负面情绪可能愈演愈烈。有鉴于此,不妨有意识地指导孩子某些交际技巧以引导孩子主动扩大其社交面,帮助他们学会与一般孩子也能不分你我地融洽相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