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母婴营养饮食

压力大、内向、被忽视的孩子更易沉迷于短视频,单纯劝导和粗暴管制都没用!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1-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压力大、内向、被忽视的孩子更易沉迷于短视频,单纯劝导和粗暴管制都没用!

《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

压力大、内向、被忽视的孩子易中招儿

曾几何时,实体的玩具和户外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变小了,取而代之的是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各种段视频。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模式,既能为人们传递信息、创造价值、提供娱乐,但同时也容易上瘾,进而影响眼健康,对于未成年人尤甚。

孩子沉迷于短视频,大多是因为新奇有趣,但有些孩子沉迷其中却另有缘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其中显示,学习压力大、内向、孤独感强、感觉自己不受尊重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短视频。

沉迷原因1

知音难觅,有话不愿向长辈说

在一些孩子心目中,家长和老师并不是合适的交流、倾诉对象。

调查发现,有心里话藏在心里对谁也不说、没有交流对象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更高。这些孩子会寄希望于通过短视频获得交流的满足感。

其中,有心里话藏在心里谁也不说的孩子接触短视频的比例为70%;有心里话只跟同龄朋友说的孩子接触短视频的比例为69.8%;而经常跟家长和老师倾诉心里话的孩子,这一比例比前两种孩子低得多。

从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长角度看,有心里话经常跟家长倾诉的孩子,每天使用短视频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超过八成;而有心里话藏在心里不说的孩子,每天使用1小时以上的比例最高。

沉迷原因2

有心理压力,对生活迷惘

调查当中,将中小学生的一些心理感受与是否使用短视频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感到孤独、心理上有压力、迷惘的孩子,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更高。

这或许是因为他们通过使用短视频来缓解心理压力。经常感到孤独、有压力、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孩子,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更高。其中,经常有孤独感的孩子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比没有孤独感的孩子高出15.6%。经常感到有心理压力的孩子比没有心理压力的孩子,这一比例同样高出15.6%。

孤独感强烈、有心理压力、对未来迷茫的孩子每天使用短视频时间更长。而较少有孤独感、心理压力小、对未来不迷茫的孩子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更短。

另外,学习负担很重和比较重的孩子,用过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67.8%和70.1%;而学习负担较轻的孩子,用过短视频的比例为44.6%。

沉迷原因3

人缘差,被漠视,易自卑

学校是个小社会,或说是社会的缩影。那些总感觉自己受到老师和同学歧视和漠视,以及由于感觉自己人际沟通能力差(俗称“嘴笨”“不会说话”)而自卑的孩子,接触短视频比例更高,使用更频繁。

数据显示,和家长、老师及同学关系不好的孩子,使用短视频更频繁,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也过长;与家长、老师及同学关系好的孩子,每天使用1小时以下的比例更高。由此推断,与家长、老师及同学关系比较和谐轻松的孩子,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长大多比较适中。

沉迷原因4

感觉家长不尊重自己

对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与是否用过短视频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经常感到大人不尊重自己的孩子,用过短视频的比例为75.3%;经常感到不自由的孩子,用过短视频的比例为73.5%。同样,经常感到家长唠叨让人心烦的学生、家人经常坐在一起各自上网不交流的学生,使用短视频的比例均很高。

解决方法

从尊重和理解孩子做起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新型媒介的习惯,单纯劝导和粗暴管制,到头来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无济于事,还有可能使孩子养成阳奉阴违的恶习。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变堵为疏:在培养孩子制度意识(比如要求每天短视频只看多长时间,遵守承诺)的同时,多观察和分析孩子的动向和心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了解孩子的内心大门之所以不愿向家长敞开的真正原因。家长要理解并尊重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成长需求。要让孩子感到自己至少在家里能受到尊重,自己的想法能得到理解,自己的个性能被人接纳。

数字化社会,家长和老师要给未成年人树立好的榜样,提升媒介素养,了解新型网络文化产品特点、新时代教育理念以及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等。特别是在学校里,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楚超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万达集团股票代码
  • 编辑:马可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