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后月子  产后恢复

产后恢复 娃不重你却抱不动都怪该死的“妈妈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7-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这里说的“剁手”不仅指疯狂购买母婴用品,对于“妈妈手”患者来说,就像字面表达的,分分钟都想把疼痛肿胀的手给剁掉。

  对于尚未生育的人来说,这种疼痛也许有些抽象。“妈妈手”或者“姥姥手”,在临床上又称手腕部腱鞘炎或桡骨茎突腱鞘炎,其症状是不抱娃则已,只要一抱娃拇指外侧骨突就疼痛,严重的甚至不抱娃时疼痛也能延续数月。

  在桡骨两侧,有两条控制拇指的肌腱。如果拇指经常用力,肌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慢慢就会出现挛缩。而腱鞘是肌腱的膜,具有固定、润滑和肌腱的作用。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由于内分泌水平变化会让肌腱水肿,挛缩的肌腱与水肿的肌腱都会增加与腱鞘之间的摩擦,发生损伤性炎症,导致肿胀。

  在产后,妈妈经常抱孩子,拇指发力过多,肌腱劳损也会导致腱鞘发炎而疼痛,就是“妈妈手”的。

  并非所有抱孩子的妈妈都会患上腱鞘炎,“妈妈手”主要是由于过度劳损及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的。

  比如说妈妈在抱娃的时候拇指过于内扣,挤乳时长期维持拇指过度伸展的姿势,已经存在劳损却又不好好休息,都会导致或加剧“妈妈手”的症状。

  很多妈妈在孕期都曾经出现过桡侧半边手疼痛肿胀的情况,通常伴随着手部发麻,但这种情况并不属于“妈妈手”,而是另一种常见于准妈妈的症状——腕管综合征(也有人叫它“鼠标手”)。

  在孕期,由于受激素影响,准妈妈腕管处的横向韧带松弛,正中神经被水肿的周围组织,便出现了手麻甚至疼痛。

  “妈妈手”不仅给妈妈们带来了疼痛的困扰,还会影响妈妈的生活,尤其是看着自己的宝宝萌得滴血却没办法抱一抱,那叫一个抓心挠肝。对于还没有患上“妈妈手”的新妈妈或准妈妈来说,防患于未然是夺么的重要。

  为什么腱鞘炎被俗称为“妈妈手”或“姥姥手”,而不是“爸爸手”、“姥爷手”呢?因为相对来说,女性的肌肉力量比男性要弱,抱娃对于一些没有运动习惯的妈妈和姥姥来说,就已经算是耗费毕生精力了。

  再加上妈妈和姥姥更容易对宝宝“爱不释手”,一抱一整天是常有的事,累了也舍不得交给别人抱一抱,因此,腱鞘炎的患者多是女性,尤以新妈妈和新姥姥为首。

  因此,在迎接宝宝到来之前,就应该要进行相应的肌力和肌耐力训练,为将来的抱娃大业打好基础。

  长期战斗在增肌减脂前线的人来说对“少量多次”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实际上不仅仅在吃上要讲究“少量多次”,这套方也适用于育儿。

  当我们双手怀抱重物时,胳膊很快就会酸痛不堪,这时候多数人会选择将重物放下,稍作休息再继续搬运。

  但如果怀里抱着的是宝贝孩子,强大的力量就像给妈妈加满了蓝Buff,即使饱很久也感觉不到累。要是加上抱婴手势不正确,让拇指和手腕过度发力,在长期的劳累下简直雪上加霜。

  所以,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在抱孩子这项“训练”中也加入间歇时间,或者与家人轮流照看孩子,好让自己可以休息恢复。平时不妨让爸爸多抱抱孩子,加强爸爸的存在感的同时也减轻自己的负担。

  由于“妈妈手”主要是用手过量造成的,所以适当的休息,放松劳损的部位是关键。对于已经患上腱鞘炎的妈妈来说,没有比“休息”更有效的方案。

  减少抱婴时间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局部按摩、热敷、弹性绷带加压以及抬高患侧手腕的方法缓解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严重的“妈妈手”会造成剧痛,临床上也会选择打封闭来迅速缓解难以的疼痛感,但对于哺乳期妈妈来说,激素类的药物需要谨慎选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