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后月子  分娩方式

当家人┃我们与无痛分娩的不解之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3-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年伊始,收到胡灵群医生邀约写稿,荣幸之至。回顾“无痛分娩”在我院的从无到有、从稳步发展及至常规应用,就像回忆一个新生命的萌芽、成长一样,让我思绪万千

  关注“无痛分娩”始于2009年。当时我科很多健康产妇因无法疼痛而被动选择剖宫产,白白挨上一刀,让我觉得甚是可惜。那会儿很多医院都有了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人流,可“无痛分娩”还彷如天方夜谭一般遥不可及。如果能实现“无痛分娩”(即分娩镇痛),那绝对是女性生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啊!然而,我们想要学习、开展这项技术却苦于没有寻师问道的方向:当时还没有一家三甲综合医院能够大规模地开展“无痛分娩”,而且“无痛”的开展历来是麻醉科唱主角的,我们产科要是“喧宾夺主”其中的可行性也未可知。一番思虑中,我们通过网络密切关注着分娩镇痛的的新动态;也就是在那时,我知道了胡灵群医生与他带领的“无痛分娩中国行”团队,于是大为振奋、信心倍增。

  2011年,我向陈树波院长汇报工作时重点介绍了“无痛分娩”,并提出去四院学习技术的想法。陈院对这个新项目极为支持,并表示:“无痛分娩”若能做好,肯定三方都受益;这个项目要当作我院产科的一个专业品牌去做,把它的社会效益放到首位。陈院随即打电话联系四院曹琴英院长商量派员学习事宜,并让我院刘登湘副直接负责、垂直管理该项目。

  在四院的三个月时间里,我学习了“无痛分娩”的流程、麻醉的具体方法和科室之间的协作方式,了医院开展“无痛分娩”的可行性。可没承想,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产妇及家属对“无痛分娩”这个新鲜事物认识少、接受度低;我院麻醉科、产科医护人员紧缺,思想上对新项目重视不足、积极性不够等等,严重阻碍了“无痛分娩”的开展。刘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多次召开麻醉科和产科的沟通协调会,同时调整麻醉科人员排班及绩效分配问题。每个月例会他都会询问两科合作是否顺畅、当月无痛分娩率的高低,并鼓励我们加大“无痛分娩”的宣传力度。2013年8月至2014年,我院无痛分娩率维持在60%左右。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镇痛效果有差异的问题,也经常有分娩镇痛是否会引起产程延长及新生儿窒息的顾虑“无痛分娩”,是否线月“无痛分娩中国行”团队来到邢台地区,我们有了第一次与胡医生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由于中国行团队行程紧凑,刘带着我和麻醉科主任,利用从火车站到威县上的时间与胡医生进行了一次简短而充分的交流。时间虽短,但胡医生所列举的有关“无痛分娩”的大量研究数据证明:使用分娩镇痛技术后,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产妇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出血率均下降。这就像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无痛分娩”值得搞下去。总结2014年全年数据,我院的无痛分娩率维持在66.1%,侧切率14.2%,剖宫产率降低3个百分点。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未因“无痛分娩”而升高。

  然而,新事物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2015年,我院的分娩镇痛率下降到40%。2015年11月28日,邢台人民医院妇产新生儿院区投入使用。随之二胎政策,产科患者骤增,陈院长在视察工作时再次强调:无痛分娩,不仅要当作科室的招牌去做,更要当成医院的品牌去做;即使没有经济效益也要去做,有什么困难就找我。

  为了让分娩镇痛的技术流程更加精细,用药更加科学规范,人员配备更加合理,让无痛分娩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刘安排麻醉科主任、我与产房长参加了2016年“无痛分娩中国行”上海站的培训学习,令我们亲身体会到中国行团队严谨、规范的专业素养,“关注母婴安全,一切拿数据说话”的务实态度,让我发自内心的感佩。近距离接触胡灵群医生,更为他多年来在中国推行无痛分娩的韧劲所打动。这一年,我院成为“无痛分娩中国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及至2017年,我院分娩镇痛率达到80%,新生儿窒息率由2016年的2.5%下降到2017年的2.1%,产后出血率由3.7%下降到2.5%,医院的口碑和效益也随之获得有目共睹的提升。

  回顾“无痛分娩”在我院的发展,我深切感受到:要发展一项医疗新技术,不难;难的是发自心底的去接受一个传统认知的新,难的是为贯彻新而去变更当前固有模式的魄力,难的是有魄力推行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懈韧劲。着“无痛分娩中国行”的脚步,我们每一步前进,不是结束而是征服另一个高峰的新起点!今年我们将迎来第二级“高级产科麻醉123计划”,往现代产房再迈进一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